若寒邪已散,里有结热,仍照伤寒清里之法。痧内伏,上身热而呕吐足冷,即身热多汗,脉见沉数,口舌生苔而两足独冷,此前书未有。
太阳表邪内伏,则用此方。伤寒病,遇寒水湿土司天,往往变成阴黄。
设若面色连连赤色,此是邪汗未出,则非小发汗,急当以药解表,以汤熏汗。汗出而喘,身无大热,且见于汗下后,乃是肺家内有积热,外冒寒邪。
小结胸症,正在心下,按之则痛,脉浮滑者,小陷胸汤主之。 仲景喘而汗出有三条。
实火口渴,脉实数,能消水;虚火口渴,脉虚数,不能消水。若脉浮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主之。
又云脉浮而迟,迟为无阳,不能作汗,身必痒,此阳虚人外冒表邪,不能作汗外解,用扶元发汗者。 若沉而有力,则为阳,为热;沉而无力,则为阴,为寒也。